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题,供文理两科学生选择使用。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2.《左传》载,春秋时期,晋国赵简子在一次出征前誓师时发表演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某班同学对该史料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应是
A.春秋时期郡县制已得到普及
B.春秋时期已出现奖励军功的政策
C.春秋时期诸侯都热衷于战争
D.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已经彻底崩溃
3.美籍华裔史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在这次“转型”中
①封建官僚制度逐渐代替世袭制 ②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得到巩固 ④王位世袭制逐渐趋于衰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境”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度 D.察举制度
5.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秦政”能够延续两千余年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推崇
B.适应小农经济的需要
C.有儒家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
D.体系完备且不断完善
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7.某人收藏有一本《百家姓》,开头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据其内容判断可能编纂于明朝
B.其姓氏的排序反映出皇权的独尊
C.按笔画多少排列姓氏古已有之
D.其姓氏排序有深刻的含义和秩序
8.有学者认为:“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3.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 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么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推行
C.宗法制的实行 D.皇帝制的创立
5.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兄弟情谊 B.爱屋及乌 C.分割实力 D.分封爵位
6.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7.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两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