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历史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套试题,供文理理科师生选择使用。
哈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历史(文科)试卷
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1.“仁”字在商、西周的 甲骨文、金文中没有发现,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动荡的社会环境 B.统治者的重视
C.士人阶层的推动 D.私学得到发展
2.“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该思想属于( )
A.孔子的“克己复礼” B.孟子的“民贵君轻”
C.墨子的“兼爱非攻” D.老子的“无为而治”
3.李山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家学说时称“其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出身下层的思想家,站在民众的立场为民众争取权益……代表着一种与上层社会相异的思维方式、一个与上层社会分庭抗礼的社会势力”该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某学者评论“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理论依据不包括 ( )
A.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 )
A.社会动荡、经济繁荣、国家分裂
B.社会转型、国家强盛、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文化发达、异族入侵
D.技术革新、制度完备、商业繁荣
6.曾被康熙 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 朱熹 D.李贽
7.钱穆《国史新论》中指出:“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其中“打开新风气”所凭借的是 (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儒家和道家思想
C.分裂的政治局面 D.商品经济的发展
8.“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凯旋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 万千,其源为一。”这里的“其源为一”是指 (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 D.格物致知,发明本心
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以下人物的主张与上述观点相近的是 ( )
A.王阳明 B.顾炎武 C.宋太宗 D.明太祖
10.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弹劾某人:“刻《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此人应是( )
A.李贽 B.黄宗
哈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 学年第一学段历史(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这里“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老子的思想是 ( )
A.道是万物本原 B.辩证法 C.无为而治 D.法术势
2.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其中一位思想家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位思想家代表的派别应该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4.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 还有“天”在临鉴。材料中反映出董仲舒具有 ( )
A.君权神授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三纲五常思想 D.民贵君轻思想
5.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8.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