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修远双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4860字。
江苏丰县修远双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2.右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3.对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让别人去做
B.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应该采取同样的方法
C.认为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D.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资格接受教育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 乐不兴,则刑罚不
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5.“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7.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 )
A.观点相同,说法各异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 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离,高下相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认为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C.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D.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9.董仲舒的学说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这一学说
A.有利于加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有利于儒家学派生存和发展
D.有利于改变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人民生活艰难的状况
10.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11.下列思想最能体现继承和发展关系的是
A.克己复礼---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B.天行有 常,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