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710字。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庆历新政是教材新增内容,亦应引起重视。由此可以看出本节课内容在高考中常有涉及,故在复习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2、本课具体内容及大纲要求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明显的显现为前后衔接的两大块。第一块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列举了社会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第二块是改革。一是庆历新政,二是王安石变法。危机是改革的前提,是原因;改革是统治者为解决社会危机而进行的生产关系调整,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一是通过概括归纳北宋社会危机的表现,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
本课难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及其解决途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侧重点
4、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在分析近几年高考相关题目的基础上,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在理财、军事、教育三方面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2)情感目标:A、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是北宋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社会危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
B、庆历新政是在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一次局部调整,由于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而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C、北宋中期的两次改革,是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内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由于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失败,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D、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特别是王安石变法,能够针对北宋统治的积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他那种“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3)能力目标:
A、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由来和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B、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C、通过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D、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讲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资源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