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时训练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3题。约3860字。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时训练题
1.右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政治宣传画,它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B.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C.党和国家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
D.刘少奇已成为“走资派”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宣传画中可以得出刘少奇被批斗,原因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被复辟的威胁,错误地对刘少奇进行批斗。A、B、D三项不符合史实。
2.(2010•深圳中考)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是“红卫兵”等,“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故正确答案选C项。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特色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出现了“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故选D项。
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项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C、D三项是党和人民群众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斗争,是正义的。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提出的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是“是非”不分的表现。
5.下表是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对纠正“左”倾错误作了重大努力
B.一些老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7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形势有了好转。
6.各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帅子偷阅司汤达的《红与黑》并到处演讲,被公社认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抓了典型,由新来的革委会主任牛鲜花负责批评教育。这个情节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事实(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宣传资产阶级文化”“革委会”
等,均可判断与C有关。
7.(2010•日照模拟)小说《悲欢世界》中写道:童玛丽从北京给王汉发来一封电报,电文很简单:“王、张、江、姚已入笼。”“笼”就是监狱的意思,这是北京人自行创造的“暗语”。这一“暗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二月逆流 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 D.“一月风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王、张、江、姚”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王、张、江、姚已入笼”,是指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