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960字。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10年11月
历史
第Ⅰ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道2分,共60分。)
1.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
3.李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 (图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最有可能的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
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6.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7.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8.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