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 约10610字。
第二章 第五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农耕区域扩大;稻麦种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农学研究的成就。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的成就。商业的繁荣,武帝铸五铢钱。长安及“五都”的繁华。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繁荣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汉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
5以两汉时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的史实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学要点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3)稻麦种植推广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
(5)农学研究的成就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
2.表现
(1)纺织业
(2)冶铸业
(3)制漆业
(4)煮盐业
(5)造船业
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的繁荣
2.武帝铸五铢钱
3.城市的繁华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为两课时。
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两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讲述本课之前,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两汉的政治状况与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