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60字。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案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美国参战;
十月革命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探讨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认识。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协约国的反击;
德国内部的危机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经济、军事、国内、国际力量对比等原因
重点: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战争期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问题研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惨烈的战争必然会造成人员、财力以及军事对比的重大变化,这势必会改变战争的态势。由此导入新课。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的原因、作用
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1917年2月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但到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为打破德国的潜艇战,共动员舰艇和辅助舰船5000艘,飞机3000架,终于挫败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4年8月4日发表“中立”声明。当时美国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威尔逊以“使美国免于战争”作为口号,捞取选票,连任总统。美国资产阶级也希望通过“中立”,大发战争财。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也给“中立”的美国带来巨大的好处。1914—1916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由242亿美元增加到624亿美元。美国从债务国一举变而成债权国。到参战前,美国已向协约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