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教案
(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主要表现、特点及缓慢发展的原因。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内容及其主要影响。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和分析历史事件影响及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目标:通过“一条鞭法”的实行和失败及“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及主要规律,从而把握历史规律。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并认识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2)难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特点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
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比较法;
(3)图表法;
(4)讨论法。
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我国封建经济是何时确立的?经过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学生回答:战国确立;经过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繁荣;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教学过程:
写板书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一课时)
一、政策调整
1.(明朝)“一条鞭法”
学生思考,1581年,明政府为什么要实行“一条鞭法”?
学生回答如下:
(1)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主要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归纳其影响:
(3)影响:①“役归于地”、“量地计丁”,将部分力役摊入田赋,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②纳银代役的规定,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徭役束缚,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③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思考:“一条鞭法”这样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什么没有能够贯彻实施?
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