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5850字。
河南省洛阳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它反映出来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孝”
2.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雉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孔子“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得到了当时各诸侯国的普遍支持
C.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D.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3.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
B.提高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要求
C.按照才能选拔人才的要求
D.建立小国寡民社会的要求
4.“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5.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A.“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6.朱熹在《朱子大全》中说:“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说的“理”是指
A.为人处事的道理 B.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C.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D.上天的旨意
7.“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8.北宋理学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表明
A.理学以“三纲五常”为天理 B.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D.理学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