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试题解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七章 人民解放战争(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八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中国近现代史】第十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09年9月最新更新).doc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荟萃
2009年高考题
1.(09•全国Ⅰ卷文综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 B
2.(09•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C
3.(09•重庆文综19)图7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 B
4.(09•江苏历史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 A
5.(09•海南历史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 国文物被掠夺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答案 B
6.(09•广东文科基础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 A
7.(09•北京文综37题第(2)小题)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 (2)弊端: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措施: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命令林则徐主持禁烟。
8.(09•安徽文综36题第(2)小题)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答案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9.(09•上海历史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