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统考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12860字。
韶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统考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 各国税制的改革
B. 土地买卖的加剧
C. 铁犁牛耕的推广
D. 井田制度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说明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较大转型,这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正确;A是C原因的推动,B和D是C项导致的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
2. “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必要前提是
A.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 国家减轻对豪强的依赖
C. 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D. 种植经济的出现并确立
【答案】C
【解析】
封建社会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度,农民能够生存的依据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种植经济的出现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
3. 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唐代
记述 出处
杜甫在大病初愈后,友人工倚“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全唐诗》卷•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江淮有商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一斗,以悬于市” 《唐国史补》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保留有开元年间西州一户人家的家用帐,其中记载“五月五日,六十来面”。按照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上的面价“白面一斗,上直钱三十八文北庭面一斗,上直钱三十五文”,大致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吐鲁番出土文书》
A. 粮食贸易比较频繁
B. 粮食短缺导致粮价昂贵
C. 粮食的价格不稳定且暴涨
D. 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交易
【答案】A
【解析】
表格中“赊香粳”“持钱一千买米一斗”“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的信息体现出用钱可以买到米面,说明当时粮食贸易比较频繁,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粮食和其他商品价格,故B项错误;粮食价格并不是暴涨,“用铜钱六十文可买面将近两斗”说明当时粮食还是比较便宜,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说明政府对于粮食价格的控制,故D项错误。
4. 唐朝时期的均田制下,关东地区的农民得到的土地最多,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也较多,而关中地区最少。长江以南农民分到较多土地主要因为:
A. 土地肥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