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ppt76(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44张,通过史料展示和课堂设问,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炼历史信息,运用唯物史观综合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展示和课堂设问,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拓宽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
2、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青年学生应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内容,这为高中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2、高一学生通过2个多月的高中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3、高一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烈,但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尚有不足。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五四运动的原因;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领悟五四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图片“保卫和平坊”
教师讲述:在北京的中山公园里,有一座普通的建筑被人们称为“保卫和平坊”,大家可能很难想到这座建筑最初和一个德国人有关,他就是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
展示图片“克林德碑”
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签订后,根据清政府与德国达成的协议,在克林德被杀之处建起了一座牌坊,上书“克林德碑”。
展示图片“公理战胜”“北洋政府阅兵式”“胜利大游行”
教师讲述: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作为战胜国将牌坊上的文字改为“公理战胜“,人们企盼中国收回国家领土和主权,北洋政府也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然而中国人民最终等来的却是列强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中国外交彻底失败的消息。噩耗传来,举国震动,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