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课课练(3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习题.doc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习题3.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_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_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7.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试题_第八单元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试题_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试题_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试题_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课练_第一单元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六单元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四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_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第一单元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
2、据史书记载:“……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对“渠”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渠”指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洪、灌溉
B.“渠”指汉朝的龙首渠,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C.“渠”指曹魏时期的翻车,它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D.“渠”指宋朝的高转筒车,有利于丘陵山地的灌溉
3、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
4、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 D.明清时期
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土地兼并严重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6、“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2、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2年的中国上海,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情形( )
A.穿着旗袍、高跟鞋的摩登女郎 B.邻居在教堂举办西式婚礼
C.《申报》刊登五四运动的消息 D.有人乘坐汽车去观看电影
3、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评论表明了怎样的舆论导向( )
A.倡导革新服饰推动生活文明化 B.推进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开路
C.学习西方同时注重维护民族传统 D.促进服装行业适应外向型经济
4、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 年为144.6k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 )
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5、建国初期流行列宁装、布拉吉等苏式服装,“文革”时期盛行军装和“干部服”。这反映了
A.国家重视轻工业生产 B.平等自由观念较为普及
C.人们的审美观念返璞归真 D.老百姓的衣着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
6、有资料记载,近代开放初期上海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餐馆只开设在通商口岸 B.吃西餐成为广大城乡的一种时尚
C.西餐已取代中国饮食习俗 D.西餐逐渐受城市民众的欢迎
7、英国人呤俐曾记载:“(1859年)我看见很多中国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2、《新唐书》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寡妻妾三十亩,……工商者,宽乡(地广人稀的地方)减半,狭乡不给。”下列对这一土地制度认识错误的是 ( )
A.授田依据主要是性别和年龄 B.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可自由买卖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农抑商 D.这一土地制度在唐朝后期废弛
3、鸦片战争前夕国内主要商品流通量统计表
商品量 商品值 商品量占产量(%)
银(万两) 比重(%)
粮食 245.0亿斤 16 333.3 42.14 10.5
棉花 255.5万担 1 277.5 3.3 26.3
棉布 31517.7万匹 9 455.3 24.39 52.8
丝 7.1万担 1 202.3 3.10 92.2
A.商品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B.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政府改变重农仰商政策
4、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5、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
……
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2、2014年12月,奥巴马和古巴最高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宣布两国关系将恢复正常化,美国将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封锁.2015年7月20日,美古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而今年3月,奥巴马访问古巴,成为自1928年以来,时隔88年后美国首位访问古巴的在任总统.这表明( )
A.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和睦相处 B.危机使美国再次全球战略收缩
C.全球化背景下对和平发展的强烈要求 D.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开始行动
3、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
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 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4、如表是《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一览表,导致贸易变化的原因( )
发达国家间贸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发展中国 家间贸易
1970年 62.1 30.6 3.3
1975年 46.6 38.4 7.2
1980年 44.8 39.0 9.0
1985年 50.8 35.3 9.0
①世贸组织推动全球化发展 ②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
③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④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一定的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南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
A.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 B.发展中国家正在追赶发达国家
C.当今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D.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6、下表为20世纪末各地区、国家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