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ppt26
- 资源简介: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共24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doc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共24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说课课件 (共17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说课课件 (共28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的扩展资料《抗战中的华侨精英》.doc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同步训练.doc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教案.doc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说课课件
抗日战争 说课课件.ppt
抗日战争说课资料.doc
《抗日战争》说课教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探究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抗日战争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探究全民族团结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的警策——团结。
2、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对抗日的贡献)
2、难点: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课文简介
1927年——1937年是国共两党对峙的十年,这十年又叫土地革命时期,也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变为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矛盾。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出现了星火燎原的局面。面对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则对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识记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如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史实。
2、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和一系列根据地建立及巩固发展,分析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3、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性。
4、根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分析土地革命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引导和诱导作用。
2、鉴于初中教材对书中重要史实介绍较详,学生比较熟悉,因而把主要精力用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3、帮助学生用比较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掌握国共双方的对峙情况。
4、制作PPT课件配合教学。
5、补充十年对峙期间中共领导反日本侵略者的重大事件,使课文内容与单元主题相呼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学习中共在十年对峙过程中克服左右倾错误,实现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不断克服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弱点和缺点的能力。
2、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长征精神,培养不怕吃苦、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乐观主义精神,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提高。
3、随着当前海峡两岸国共关系日益密切,祖国的统一大业日益提上日程。通过对十年国共两党内战的影响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两大政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亏,从而认识到国共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5、通过课前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
第五章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开辟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依据。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抵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共产国际那些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导,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经验、新结论,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我们今天借鉴这一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2. 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1. 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
2. 党内左倾错误反复出现的原因
3. 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危害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主要内容: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群雄四起,挽救革命的壮举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树革命靶子)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
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1]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阵营,只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在坚持革命,中国共产党独力领导革命战争。[2]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共产党的组织被破坏[3]大量的共产党员被杀害,被逮捕关押。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 000多人。汪寿华、萧楚女、熊雄、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郭亮、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周文雍等党的重要活动家先后牺牲。党员人数由1927年5月中共五大时的57 900多人锐减到10 000多人[4]退党退团的人不计其数,还有的人叛变[5]党内充满了失望和混乱的情绪。[6]工会农会被解散、查禁,工会农会领袖和会员被杀害或逃亡。这些情况都无情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大革命失败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