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年秋高一年期中考历史科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道小题,约6980字。
季延中学2016年秋高一年期中考 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
1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 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C.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2、下列能证明“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结论的有 ( )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4.、春秋初期,楚国君王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相继称王。上述现象实质反映了( )
A.宗法制度动摇 B.南方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
5.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 乱的根源
6. 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
7. 唐朝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如果当时制定税收政策,程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
C.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8. .“(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渭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9.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专制皇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靠军功选拔人才
10.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