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40字。
第16课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教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可排除C、D两项,商品经济下人员的流动不利于宗族聚居的村落形成。
答案B
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
答案B
3.____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交易数额巨大,“动辄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解析可以随处选择地点,故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因此是在宋朝。
答案C
4.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B.都市
C.草市D.夜市
解析集市,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举办的买卖货物的市场。
答案C
5.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 )
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
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
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
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解析从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