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2/26 22:59: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3题,约5720字,部分答案扫描。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4.11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8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诸侯国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3.《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武宗,士有隶子弟。”这反映西周贵族的等级序列是                                
  A.天子一诸侯一大夫一士         B.天子一诸侯一卿一士
  C.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D.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
  4.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追捧。追根溯,下列选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5.“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6.《史记•楚世家》记载,相传大禹治水后,铸造了9个大鼎,一鼎代表一州,后传于商,再传于周。春秋时期,楚庄王讨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一直打到洛水边王畿(周王室直辖地区)内,陈兵示威,并向周王派去慰劳楚军的王孙满问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成语“问鼎中原”的由。“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①周王室已经衰微   ②楚庄王不再效忠于周王室
  ③分封制遭到破坏   ④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7.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
  ①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
  ②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