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6330字。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妻 A.三哥(20岁)B.四哥(14岁)
妾一 C.大哥(25岁)
妾二 D.二哥(22岁)
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3.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D.中央高度集权
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通行全国,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
5.《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
6.《后汉书》载:西汉时,诸侯王“官职皆朝廷为署,不得自置”。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诸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
7.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①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②地方权力扩大,机构之间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不高③出现了权臣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④宰相成员增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中书省B.三省制C.中书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