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阶段性测试题(一单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7970字。
阶段性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 ( )
①分封制 ②等级制 ③君主专制 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涉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分封制。从天子到庶民“皆有等衰”说明了等级秩序的存在。
2.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 )
答案 D
解析 先排除与题干关系不大的A、C,再是分封的区域应该是在王都的周围,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看,可以排除。
3.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解答本题时,一是容易忽略关键信息“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最后晋武帝之所以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B
4.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答案 B
5.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
C.以血缘亲属关系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答案 A
6.“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答案 B
7.“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名号的来历 ( )
A.上古天神名号
B.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
C.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
D.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三皇五帝”反映的是“皇帝”的称号,而这一称号自秦朝开始出现一直延用至封建社会结束。
8.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的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答案 C
解析 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为了强化皇权,秦始皇进行封禅活动,为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尽管这一活动也具有A、B两项所述之意,但A、B两项都不是其主要目的。D项仅仅是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幌子。故C项正确。
9.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法令出一”
C.“别黑白而定一尊”
D.“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答案 A
10.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了县制,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 ( )
A.地方实行分权,官员间相互监督
B.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
C.地方行政体系独立,有高度的自治权
D.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
答案 B
解析 分封制下,官员是世袭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弱。县制下,地方官员由国君(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