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经济改革》试题解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2题。约11890字。
《苏联的经济改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解析】D 本题实际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和失败原因。1953年赫鲁晓夫着手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改革,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由于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试验,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据此D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项。
2.(2011•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D 本题选自2010年高考北京卷。考查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此题选D项。ABC三项与改革内容不符。
3.(2011•丹东四校协作体联合考)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着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都还没有达到俄国1913年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苏联偏重发展工业 ②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
③扩大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④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解。注意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切的理解,是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当工业与落后的农业交换工农业产品时,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利用剪刀差来剥削农民。因而戳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此题全选,正确选项是D。
4.(2011•珠海高三摸底考)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解析】C 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农、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因此ABD正确。压低工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
5.(2011•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 )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玉米运动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没有调动农民积极性,因而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赫鲁晓夫领导的玉米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赫鲁晓夫不顾客观因素,盲目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运动,由于忽视了气候、好大喜功等因素导致改革失败。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