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32(3份)
-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1张PPT含教学设计及教学素材 (3份打包)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素材.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件共.ppt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doc
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20世纪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100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同时,在多媒体上逐个出现三位伟人图像)他们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和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共同领略和体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出示本节标题)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师: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应运而生?
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看书并踊跃回答问题)。
师: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要想维护民族独立,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进行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而革命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因此,创立指导革命的理论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而孙中山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师生总结如下)
背景:
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之前许多先进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②经济上: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阶级关系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④思想上: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⑤主观因素:孙中山个人的努力。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能够承担历史重任?
生:(看书、讨论、回答)
师:正是由于孙中山先生具有伟大的革命追求,丰富的革命实践,以及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因而能创立出革命的理论。
2、三民主义的提出、基本内容及评价
1.提出:
师: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政党──中国同盟会,并明确提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引导学生齐答)
生(齐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知识梳理】
一、提出1、背景:
① 19世纪末,中国
程度加深, 加剧
② 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 均失败
③ 的初步发展
④ 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
2、提出
3、内容:“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4、作用:
①积极: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
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 和 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 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实践
1、 临时约法
(1) 颁布: 年春
(2) 内容:
(3) 性质:
(4) 意义:
对建立 、反对
具有进步意义
2、 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三、新三民主义提出
背景:① 孙中山的挫折
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
③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④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作用:① “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②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 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上书改革: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参见教材引言)
(2)成立团体:1894年 兴中会 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参见“历史纵横”)
(3)发动起义:1895年 (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由于内
部步调不一致,丧失了时机,再加上叛徒告密,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清朝政府大肆捕杀革命党人,陆皓东、朱贵全、丘四等被杀,程奎光病死狱中,孙中山、杨发、陈少白等均被悬赏通缉。孙中山流亡海外,后经日本去欧美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他“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这就形成了三民主义的雏形。
(4)组建政党:1905年 中国同盟会 日本东京 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二、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2)评价:
进步性:①它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