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15-2016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道小题,约4340字。
德化一中2015-2016年下学期高一年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3.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B.井田制中有“公田”与“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
D.“公田”由得到份田的农民耕种
4.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5.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
6. 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7.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8. 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私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私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私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9.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城市管理实行坊市制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0.“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这句话体现了两汉时期
A.商人社会地位降低 B.丝织业衰退
C.工商业发达 D.商业繁荣
11.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