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13330字。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右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重视祭祀的信息,故A排除。农业与土地的关系,仍然从属于以农为本,故C排除。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是自给自足,材料未涉及,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以农为本
3.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4.“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 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工商业赋税沉重
C.物质生产的进步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 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物质生产的进步,古代“镇”由军事功能变为经济功能,故C正确。宋代中央集权加强,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工商业赋税沉重,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且应该在南宋时期,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
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
A. 宜扬托古改制 B. 承袭华夏传统
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首要目的是突出个人功业,巩固皇权,故C正确。秦朝没有托古改制,故A排除。承袭华夏传统,是为了巩固个人权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