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国际班)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8道小题,约4260字。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下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国际班) 历史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用2B铅笔涂黑。
3.请将第ⅠⅠ卷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答题卷交给监考老师。
4、命题范围: 必修一(20%) 必修二 专1—4(80%)
第Ⅰ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16小题,共48分)
1、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灌溉工具
A. B. C. D.
2、据《唐书》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室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受之田,十之二为永业,八为口分。”文中描述的是
A.商周井田制 B.西周分封制 C.唐朝均田制 D.汉代工官制度
3、“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文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关中井渠 D.都江堰
4、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5、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7、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8、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全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10、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福建和广东设立特区的条件
A.是革命老区 B.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 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