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套试题,供文理两科学生选择使用。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2.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D.革新耕作工具
4.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东汉时,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突出成就是
A.发明淬火技术 B.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C.用煤炭作为冶铁燃料 D.低温炼钢技术、灌钢法得到推广
6.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7.关于冶金业叙述①原始社会早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③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④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8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8.下列对明清丝织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丝织业的鼎盛时期
B、明清两代在苏杭设织造局,专门生产宫廷消费织品
C、明中期发明了花楼机,能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D、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
9.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 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②海外贸易发达,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理科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 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4.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 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6.唐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7.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是最先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8.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9.《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