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70字,图文配合,内容丰富。
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贵州省毕节一中 樊敏
●教材依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地理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复印件附后)
●设计思想
1、《旅游景观的欣赏》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活动,使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审美,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新、应用能力,使学生学到对将来工作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2、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典型景观的照片,并配有适当的文字说明,但学生对一些景观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或电视,很少有亲身体会。因此,教学时除了联系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观,还应联系学生能亲身感受的当地旅游景观进行欣赏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景观观赏的位置选择。
2.理解景观观赏时机的重要性。
3.知道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
2.掌握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理解构景内涵。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怀。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
景观欣赏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国内外及家乡各类自然景观图片和资料、制作课件、设计课堂活动等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学生合作讨论、教师讲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随着“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许多人都外出观光旅游,但有人参观景区 后,发出“不过如此”的感叹,作为旅游者,我们到景区该如何进行欣赏景观才会“不虚此行”呢?
板书: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讲授新课]
点击课件(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用高大的山体雕成的一尊佛像,佛就是一座山,山就是一尊佛。
提问:两幅图片展示的佛像有何差别?
学生:远观佛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近瞧佛像高大无比,人与佛比显得很渺小。
点击课件(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师讲解:从诗中,可以看出,在对景观进行欣赏时,选择的位置很重要,不同的观赏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板书:一、选择观赏位置
板书:1.观赏距离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武陵源群峰”和“织金洞”“一线天”,学生观察体会。
学生讨论:从三幅图片的观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观赏“武陵源群峰”宜远眺,而观赏“织金洞”和“一线天”宜近看,这样才能体会出美感。
学生乙:选择正确的观赏位置是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位置选错就无法达到观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