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12840字。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犁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中国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家庭经营 B.技术先进
C.精耕细作 D.生产效率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农谣介绍中国古代“各种农具要健全”,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在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 A项是古代农业的组织形式,与材料无关;B项先进材料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2.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祝表。据此可知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75.5% 22.9% 1.6%
唐玄宗大宝年间(公元750年) 61.4% 35.8% 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34.8% 58.4% 6.8%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七对外贸易 D. 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口逐渐减少,长江和珠江流域的人口逐渐增加。西汉至北宋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排除A;北宋政权偏安江南,局部统一了南方,故B项正确;C与题干没有关系;唐宋时期北方出现分裂动荡局面导致了人口的流失,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从汉到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原因
3.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B.农村经济商品化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发展
4.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也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小部分进入流通领域。官营手工业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产品不可能进入流通领域。民营手工业以赢利为目的,产品完全进入流通领域,可知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A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官营手工业
5.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