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9560字。
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轻贱的工具),其结果必至强史以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对这一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抨击讲求褒贬笔法的传统史学
B.赞同道德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
C.作史者应裁抑主观而忠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之为手段
D.认为传统史学有严重的缺点,应该加以改革
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分封制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4.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遵奉并服事上级, 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著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 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
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於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分等差的事证
D.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5.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6.史书记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 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所以要提升他们爵位
B.皇帝担心外患,所以要加强位在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
C.皇帝担心梁国成为帝国心腹之患,所以实施‘众建’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所以要边境国梁国多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