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31 19:54: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210字。

  第29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A.放弃儒学
  B.创造一种新思潮
  C.平等对待儒、佛、道三教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解析结合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可知D项最佳。
  答案D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解析高考要求学生根据试题要求,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问题,适当体现学科渗透,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题以对联中双关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朱熹是南宋儒学大师,正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理学”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极大发展。
  答案B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民为贵……君为轻”
  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
  解析A、B、C、D四项分别为董仲舒、荀子、孟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朱熹将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答案D
  4.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
  答案A
  5.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解析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是对人类教育的最高向往。为天地立心,是宋代学者希望通过对天地生民之德的亲身理会,使天地生化万物的心显立起来,故A正确;为生民立命,是学者们希望通过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使生民的生活有所依循,从而得以护持生命,说明不了政府重视市民阶层,故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