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8990字。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共34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
C.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 D.周天子承认了土地私有
2.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3.《隋书•食货志》记载,“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这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河西诸郡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4.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观其立法,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意桑田必是人户世业,是以栽植桑榆其上,而露田不栽树,则似所种者皆荒闲无主之田,必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则固非尽夺富人之田以予贫人也。”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其立法指井田制
B.该制度否认了原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C.该制度禁止土地买卖
D.该制度本身包含了私有化倾向
5.《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6.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7.清朝末年,外国棉纱涌入苏北地区。在徐州府睢宁县,户户织棉,“谓每尺布可省钱十余文,诚无衣者之乐事也”。据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