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3-2014年度下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一历史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6440字。
命题人 高一备课组 校对人 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珠江流域④淮河流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C刀耕火种、简单协作 D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秦朝 C.西周 D.西汉
4、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用牛力耕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5、能反映唐朝发达农业生产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6、“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7、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8、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9、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