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包括文理科试卷各1份。
余姚中学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文科)
第 二 学 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井田制的解体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2.福建碗礁一号考古出水的许多青花瓷器来自景德镇的
瓷窑。景德镇在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今夷人慕义而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
多矣”。这段材料叙述了朝贡贸易的特点是
A.薄来厚往 B.有限制的贸易
C.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D.官方控制的垄断贸易
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A.民营作坊兴盛 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C.实行工官制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5.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7.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
余姚中学 历史期中试卷(高一理科)
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 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 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 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 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2.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唐三彩” D.江西的粉彩瓷
3. 中国古代“市”的形式是逐渐成熟、完备的。下列情境,可能出现于汉代长安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门、墙 B.居住区里有商铺
C.“夜市卖菱藕” D.“草市迎江货”
4.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严格管理市场 D.压制丝织业发展
5.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B.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D.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
6.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
A.中原地区 B.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7.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A.冶铁业 B.面粉业 C.纺织业 D.造纸业
8. 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