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试题(共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1【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2【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3【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4【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5【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6【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7【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8【含点拔解析】.doc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9小题)
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
1.(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 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书画的发展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并以新材料和图示的方式出现,设计新颖。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
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3题)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答案】B
【点拨】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
2.(2008年江苏高考7题)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4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答案】B
【点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旗帜,肩负起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实行武装斗争,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故正确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1小题)
1.(2009年海南高考22题)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答案】D
【点拨】“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2008年海南高考18题)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 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案】D
【点拨】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故选D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