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6040字。
鹤岗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文科)
出题人:刘仁才审题人:王桂荣2011-5-3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关于我国早期农耕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最早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形成规模②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稻的国家之一③在发展初期已显露出地域差别④以种植业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右边
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畜力水排鼓风冶铁
4.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都江堰在此次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堰体基本保存完好,只是鱼嘴出现了裂缝,当地已经做了灌浆加固处理。这一至今为当地人民输送涓涓清流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修建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
5.从“千耦其耘”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井田制的崩溃B.私有土地的出现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D.均田制的实施
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7.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②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③不能反映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④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①B.②③C.③D.④
8.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地主致力民间赈济
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9.魏晋以来中国古代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受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吸引B.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南方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D.北方气候寒冷,造成生存环境艰难
10.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不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江南经济地位上升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C.大运河发挥了水路交通的作用D.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1.从南北朝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迷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
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④北方战乱,人民大批南移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3.明朝中叶以后,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14.《明清商人小说》中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更是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
①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②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频繁的社会现实③明清商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