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520字。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段材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图一骨耜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朴实 D.生产力水平提高
3.“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描述的是()
A.水磨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4.下图所示的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其用途是()
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 B.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C.灌溉工具 D.播种工具
5.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反映了盛唐时期()
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C.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D.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
6.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的诗句:“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务农
7.从隋唐到明清,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C.农村耕地面积的扩大 D.农业专业生产区域的形成
8.《“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9.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
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
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10.《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了()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11.《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沉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12.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13.《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14.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
15.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治者不满
16.“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