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0年春季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5130字。 南安一中2010年春季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2010.4
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2分,计52分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用石器耕作 B.用铁镰收割庄稼
C.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D.铁犁牛耕
2.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3.《战国策》载:“(战国以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牛鸡走犬,六博蹋鞠(指娱乐活动)。”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 ①经济交流频繁 ②城市规模扩大 ③齐国是当时的霸主 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4.影响下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5.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是
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不断推广
C.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
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
6.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7.有一本书表列了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下表:
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