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900字。
浙江省乐清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
1.小乐对七下语文前三单元进行了人物探寻,请你参与。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字词。
文学世界里,我们遇见了诸多有温度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感动着我们。这里,有为钻研典籍qiè① 而不舍的闻一多;这里,有对不幸者心怀愧zuò② 的杨绛;这里,有摒弃烦zào③ 而静心研究的邓稼先;这里,有为故乡洗去污huì④ 和屈辱的端木蕻良……遇见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愈加色彩斑斓而富有温度。
二、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答题。
2.小清在整理古诗文时,发现了诗歌的温度。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角度 古诗文 赏析
自然中的温度 A.(1) ,(2) (《竹里馆》) 独坐幽篁,唯有明月是知己。
B.(3) ,(4) (《晚春》) 人言草木无情,但杨花榆荚能知能解。
乡情中的温度 C.(5) ,(6) (《春夜洛城闻笛》) 笛声飘荡,拨动游子羁思的心弦。
D.(7) ,(8) (《逢入京使》) 偶遇老友,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
小家中的温度 E.(9) ,(10) (《木兰诗》) 久别小家,恢复女儿装的喜悦。
梳理感悟
3.作为朋友,小乐想送给小清一张书签,愿他能珍惜当下,以乐观的心态感受校园温度。请你从以上整理的古诗词中选择最合适的连续的两句送给小清?并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
4.小乐和小清同学阅读完《骆驼祥子》,对“小家温度”进行了专题探究,并摘录了以下四个文段的读书笔记,请你一起参与讨论。
【文段一】
虽然曹家不常请客,可是作点什么临时的工作也能得个一毛两毛的。比如太太叫他给小孩儿去买药,她必给他一毛钱,这点钱不算什么,可是使他觉到一种人情,使人心中痛快。祥子遇见过的主人也不算少了,十个有九个是能晚给一天工钱。曹家的人是个例外,所以他喜欢在这儿。他去收拾院子,浇花,都不等他们吩咐,而他们每见到他做这些事也必说些好听的话。在这里,祥子他觉出点人味儿。
【文段二】
虎姑娘瞪了老头子一眼,回到自己屋中,謯娽(jiē lù 义:尖声)着嗓子哭起来,把屋门从里面锁上。
“走她的,只当我没有过这么个丫头。我外场一辈子,脸教她给丢净!倒退二十年,我把她们俩全活劈了!现在,随她去;打算跟我要一个小铜钱,万难!一个子儿不给!不给!看她怎么活着!”……他把车一部分卖出去,剩下的全倒给了西城有名的一家车场……虎妞绝没想到老头子会这么坚决,这么毒辣,把财产都变成现钱,偷偷藏起来!原先跟他闹翻,她以为不过是一种手段,必会不久便言归于好,她晓得人和车厂非有她不行;谁能想到老头子会撒手了车厂子呢?!
【文段三】
他一气走回来,进了屋门,大概也就刚交十一点钟。虎妞已把午饭作好:馏的馒头,熬白菜加肉丸子,一碟虎皮冻,一碟酱萝卜。别的都已摆好,只有白菜还在火上煨着,发出些极美的香味。她已把红袄脱去,又穿上平日的棉裤棉袄,头上可是戴着一小朵绒作的红花,花上还有个小金纸的元宝,祥子看了她一眼,她不像个新妇。她的一举一动都像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虽然不像个新妇,可是到底使他觉出一点新的什么来;她作饭,收拾屋子;屋子里那点香味,暖气,都是他所未曾经验过的。不管她怎样,他觉得自己是有了家。一个家总有它的可爱之处。
【文段四】
祥子的车卖了!……祥子像傻了一样,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呢?看着屋中的东西,都是她的,她本人可是埋在了城外!
(1)小乐:家是温暖的港湾,心灵的归宿。祥子和虎妞对“小家的温暖”都充满渴望。请你照例概括情节。
【文段一】示例:祥子在曹家愉快工作,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文段二】①
【文段三】②
【文段四】示例:祥子买车安葬虎妞后,想起了一切,感受到家的冰冷。
(2)小清:【文段二】划线的语句用了六个“!”,你能品出它背后的温度吗?请结合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解读。
(3)小乐:虎妞与祥子结婚以后,以莫大的勇气与刘四爷产生了分裂,放弃了那么一大笔的金钱,为的是祥子,但最终难产而死,一生追求的“小家温暖”成奢望!
小清:我不认同你的看法。她虽然难产而死,但她的婚姻生活中还是存在温情的。
你同意谁的说法呢?请结合以上文段和整本书阅读感悟谈谈自己的理解。
七1班同学为参与本次活动,打算拍摄以“寸寸山河梦,昭昭赤子心”为主题的宣传视频,下面是他们搜集的素材,现邀你参加拍摄文案讨论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诸葛亮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