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重点学校2023年秋文化素质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3 21:33: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60字。

  咸安区重点学校2023年秋文化素质检测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g)    莽莽榛榛(zhēn)    坍塌(tān)        怪诞不经(dàn)
  B.抽噎(yē)       狡黠(xiá)         拈轻怕重(niān)   随声附和(hè)
  C.殉职(xǜn)      甘露(lù)          花团锦簇(cù)     杞人忧天(qǐ)
  D.怅然(chàng)    庇护(pì)          恍然大悟(huǎng)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但最终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课文《狼》选自他的文言志人小说集《聊斋志异》,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贪婪、狡诈之人,要像屠夫一样勇于斗争。
  C.古代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尊”,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见”,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D.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曾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白鹭洲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城区东面赣江中的白鹭洲上。
  ②南宋淳祐元年,吉州太守江万里在此创建白鹭洲书院。
  ③书院兼为县学,经历代修葺扩大,古迹犹存。
  ④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此后,白鹭洲书院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南昌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
  ⑤白鹭洲形状如梭,因洲上多栖白鹭而得名。
  A.①⑤②③④ B.②④①③⑤ C.①⑤②④③ D.②⑤④①③
  5.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家国之情始于己身,曾子在常省吾身中,修养品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宁静,志存高远“             ,            ”(《诫子书》)。
  家国之情融于乡思,李商隐身处巴山,听雨思乡,“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王湾客行他乡,思乡情浓“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岑参在远涉边塞时思乡情切,渴望和平“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家国之情应怀天下,陆游僵卧孤村,依然心存报国之志“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综合性学习(4分)
  班级举行“文学部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拟办一份“我爱文学”主题班刊,请你为这个班刊策划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要完成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及喜欢的原因。(2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18分)
  (一)阅读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2小题,6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7.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词》一反常态,运用对比手法,有力否定了自古悲秋的论调。
  B.《秋词》尾句间接抒写感受,抒发了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
  C.《秋风引》未正面描写秋风,而是通过木叶、大雁等秋景交代出秋风已至。
  D.秋风惟“孤客最先”听到,可以看出他对时序更替有特殊的敏感。
  8.同样是写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二)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4小题,12分)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