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2/18 17:33: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490字。

  第1课 古代散文三篇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目标】
  1.通过第1课时任务一,归纳《齐桓晋文之事》重点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2.通过第1课时任务二,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3.通过第2课时任务一,把握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
  4.通过第2课时任务二,赏析《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艺术,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自主预习】
  助读资料
  识作者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生的经历很像孔子,如长期过着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与万章、公孙丑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撰写了《孟子》一书。《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共七篇。
  孟子主张行“仁政”,其思想核心是“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时追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朝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知背景
  《孟子》
  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各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梁惠王上》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孟子质疑不义战争,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这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文白对译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 可得 闻乎?”"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您可以讲给我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 无 道 桓 文 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  以,"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人,所以后代没有流传,我也不曾听到过。如果一定要说一说,"
  "则  王  乎?”" /"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仲尼:孔丘,字仲尼。道:说,谈论。" /"无以:不得已。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
  "   曰:“德何如   则可以 王 矣?”" /"齐宣王问道:“要有怎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 曰:“保  民   而王,  莫之 能 御 也。”" /"孟子说:“安养民众就可以称王于天下,这是没有人能够阻止的。”"  ["保民:安民,养民。" /"御:阻止,防止。" ]
  " 曰: “若寡人者, 可以保民乎哉?”"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养民众吗?”"
  " 曰:“可。”" /"孟子说:“可以。”"
  " 曰:“何由知吾可也?”" /"齐宣王说:“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  曰:‘牛 何 之?’  对曰: ‘将"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大王看到了,便问道:‘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
  "以 衅 钟。’ 王曰:‘舍 之! 吾不忍 其 觳 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 ‘然 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