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30 13:49: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20字。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3-2024学年第二片区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诗文名句。
  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我们能领略到“(1)           
  山岛竦峙”的磅礴壮观能体会到“峨眉山月半轮秋,  (2)              ”景色的融合变
  幻似乎还能看见“回乐烽前沙似雪,  (3)                _ ”大漠的苍茫。面对自然景色,
  杜甫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 (4)                ”;看到明月,李白写出“(5)               
  (6)               ”,希望月亮能够将自己的情思传递给远方的友人;孤独漂泊的马致  远看到眼前的“(7)               _,小桥流水人家”,不禁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朱自清 不禁发出感慨“(8)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情如此动人,志  亦坚定不移。正如孔子的谆谆教诲, “(9)                ,  (10)                ” , 人
  的志向不可轻易改变。
  2. (10分) 【品文段,明匹夫之责】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振长策,击长空,为祖国为人民“ 鞠躬尽 cui①(A.粹  B.瘁),死而后已”。读端木燕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 到作者.  甲  (A. 挚痛  B.沉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 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钻探古代典籍时锲② (A.qiè B.qì)而不舍的精神;读杨 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_乙  (A.  广为人知  B. 鲜为 人知)的为国献身精神。 通过他们的精神品质,使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学习他们的
  品质,有利于. 丙。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 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前行。
  (1)根据拼音给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只填序号)
  ①           (A. 粹 B.瘁)
  ②         (A.qièB.qì)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
  甲         (A. 挚痛 B.沉痛)
  乙       (A. 广为人知 B.鲜为人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把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页(共9页)
  ① 促进社会思想品德文化的形成
  ② 培养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
  ③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 . (4分)名著阅读。
  阅读方法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关注人物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 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
  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①.
  (人名)
  关注情节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
  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
  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五猖会》) 大家“脸上都露出笑容”的
  原因是②
  关注评价 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
  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
  象,是伤害少年鲁迅的“流言家”。(《朝花
  夕拾》) 伤害少年鲁迅的“流言家”
  体现在:③
  二、 阅读
  4.(7分)阅读这首诗,完成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诗题中“左迁”是降职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悲愤之情。
  第2页(共9页)
  B.   甲诗“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袁渲染了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
  C. 乙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让人感觉行船
  之快。
  D.  乙诗中“半轮秋”写的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的半轮秋月,诗人从仰望角度描写了静态
  之景。
  (2) “月”是诗歌常见的意象,这两首诗借“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析。
  5.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