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中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1 18:1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70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特约评论员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的特点,学习议论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具思辨性和善于运用经典文献与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特点。
  3.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4.运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的观点。
  重难点
  重点:  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主席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的试金石。新时代,我国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各地开展调研,就是在回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1976年的时候有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邓小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场大讨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篇幅较长,洋洋洒洒6000多字,但是,通读一遍,如果技法得当,我们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如何快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做题的准确性,是我们进行现代文阅读时应掌握的一种能力。
  二、作者介绍
  胡福明,男,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党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
  孙长江(1933年10月-2020年6月19日),男,福建晋江人,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5月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副主任。1994年创建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奠定了首都师大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孙长江同志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撰稿人和主要定稿人之一。
  三、写作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横空出世,提出检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