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杏坛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080字。
2023-2024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题。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其__①__、__②__是不言而谕的。无数 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光明前景。 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每一个 重要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展现着__ ③__。“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短短 14 个字的背后,是中国考古学者百 年的不懈奋斗。正是考古,为我们(揭示/揭露)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中华文明根脉 的一块块“拼图 ”。从用一把小小的手铲开启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到如今运用无人机等现 代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栉风沐雨,扎根田野,艰苦奋斗,攻艰克
难。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
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泱 (yān)泱古国 探源 B.不言而谕 根脉 (mò)
C.栉 (zhì)风沐雨 不懈 D.攻艰克难 发掘 (jué)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大有作为 揭露 B.大有可为 揭露
C.大有作为 揭示 D.大有可为 揭示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①文化文明之丰厚 ②民族精神风貌 ③历史遗存之辉煌
B. ①历史遗存之丰厚 ②文化文明之辉煌 ③民族精神风貌
C. ①民族精神风貌 ②历史遗存之丰厚 ③文化文明之辉煌
D. ①历史遗存之辉煌 ②文化文明之丰厚 ③民族精神风貌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 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B.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 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C.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 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D.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 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 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 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 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 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乌③ 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 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 ”,嘱托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适:到、往
D.窃会计之余功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乃重修岳阳楼
B.览物之情
C.不以谪为患
乃不知有汉
以观江流之胜
属予作文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