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18
- 资源简介:
约6350字。
高中统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教案(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领略屈原风采,把握将屈原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的写作手法,体会在叙事中融入抒情、议论的特点。
3.理解司马迁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概括屈原的形象特点,领悟其精神魅力。
【教学难点】
把握史传作品粗笔勾勒事实和工笔描绘细节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01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人民日报》曾把屈原称为“中华民族的一根铁骨”。屈原,是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而第一篇完整记录屈原生平经历的文章就是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活动一:课前预习效果检测
1.了解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前8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2.了解《史记》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了解传主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①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