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诗歌专项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6 16:35: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00字。  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诗歌专项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卧
  岑参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①,袖里淮南方②。
  唯爱隐几③时,独游无何乡。
  【注】①西山药:仙药。②淮南方:一说为失传医药著作。一说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书中内容有神仙黄白之术。③隐几:靠着几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题目仅有两字却蕴含丰富,“林”点明地点,“卧”摹写出诗人的情态。
  B.“鱼鸟”是隐逸诗中常见景物,第一句写偶然体会到观赏山林中鱼鸟的趣味。
  C.“兹”指现在、此时,第二句从触觉来写诗人此时又感受到水木带来的阴凉。
  D.颈联中的“西山药”“淮南方”表明了诗人立志修仙从而脱离凡世的决心。
  2.这首诗颔联和尾联分别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七)
  (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②其英③。
  泛④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通“浥”,沾湿。②掇(duō多):采摘。③英:花。④泛:浮。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
  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
  C.“远我遗世情”意思是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与“复驾言兮焉求”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D.“归鸟趋林鸣”,诗人以飞鸟自喻,有“倦飞而知还”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
  4.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塞山泊渔家
  皮日休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前两句塑造了一位垂钓者形象,钓者头戴白纶巾,发如银丝,静坐水边垂钓。
  B.颔联描写渔家日常生活,妻子采摘桑叶,小儿买蓑衣,一家人辛勤劳作,各自忙碌。
  C.颈联中“流船”“坠钓”的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莼菜茂盛和鲈鱼肥美的特点。
  D.诗中作者融描写、叙事和议论于一炉,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塞山下的和乐渔耕图。
  6.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皮诗与张词都描写了西塞山风景,两者所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①。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②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②篱东: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C.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D.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8.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诗歌手法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风光的描绘。
  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日图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