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8640字,答案扫描。
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六柿图》为例,牧溪禅画的笔法简练迅捷,知白守黑,虚实有度,有返璞(pǔ)归真的稚拙、洒脱和通透,大量的留白促使读画者澄怀静心,摒(bìng)除妄念。
B.近日,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公布,改革目标直指教育评价机制,力图克服顽瘴(zhàng)痼疾,打破条条框(kuàng)框,打破传统的束缚。
C.主流文化对喜剧、喜剧文化历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包容甚至欣赏。家国天下与柴米油盐并行不背,插科打诨(hùn)包含中国智慧,幽默吐(tǔ)槽宣泄情绪压力。
D.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厘(lí)清管、办、评各自的职责,如此方能井然有序而切中肯綮(qì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之能事。反之,写文章而处处仰赖成语,等于只会用古人的脑来想,只会用古人的嘴来说,绝非豪杰之士。但是,再反过来说,写文章而不会使用成语,问题就更大了。写一篇完全不带成语的文章,不见得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这样的文章要写得好,就更难能可贵。目前的情形是,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甚至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乙】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
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千锤百炼”,字义对称,平仄协调,如果一定要说成“千炼百锤”,当然也可以,不过听来不顺,不像“千锤百炼”那样含有美学。【丙】同样,“朝秦暮楚”“齐大非偶”“乐不思蜀”等成语之中,都含有中国的历史;成语的衰退正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的萎缩。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凡B.甚至C.捉襟见肘D.萎缩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情节如何设计,不管手法如何创新,谍战剧首要的任务是完成主题叙事,即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对手,带领人民赢得最后的胜利。
B.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决心之大、成效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C.话剧《红色的起点》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庆祝建党百年“红色演出季”展演剧目之一,院长田沁鑫在6月30日晚的正式演出中亲自担任总导演。
D.“去哪儿”旅游网数据显示,全国有127个城市的景区门票预定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80%左右,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景区门票预定量增长最快。
5.阅读下面材料,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文化史上,我们不难发现,古希腊人曾遭遇强大而优越的东方文化,他们一度似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