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开学联考语文学科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271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山水联盟”开学联考
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井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感人的缘份,简单的邂(xiè)逅和错过,也可以在心中烙(lào)下清晰的标记。
B.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hán)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zhuó)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缓缓走过。
C.寄怀自然、隐居山林的诗画从来就是中国艺术的圭臬和渊薮(sǒu)。她以女性温婉柔润的特质,娓娓道来关于山水画起承转合的笔墨叙事,不卑不亢(kàng),从容自若。
D.从高处看,古村的寺庙宛若—朵盛开在田畴(chóu)之上的青素莲花,乡间阡陌,南一条,北一条,东一条,西一条与它相连,乡人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寺庙燃一柱香,祈(qǐ)祷风调雨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在漫长的历史上,运河两岸曾兴起过数十座城市,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富集区。今天的运河城市不仅遗存了大量的闸门、码头、驿站、桥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着数不清的方志、笔记、小说和诗歌。它们真实记录了运河城市的空间变化、人口聚散、商业兴衰和文化变迁。
【甲】运河城市本质上是商埠型城市。在中国古代城市体系中自成一格。运河文学深刻再现了运河城市的独特本质,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审关精神具有重要影响。运河城市主要是经济中心、运输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消费中心,以人口城市化、城市功能商贸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化为基本特征。以人口集聚为例,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杭州。【乙】据统计,在隋朝大运河刚开通时。杭州人口只有一万五千户,但到了南宋初期就扩张到二十六万户。由此观之,柳永《望海湖??东南形胜》说“参差十万人家”,绝非诗人的虚构。在商埠型城市发展上,最典型的当属扬州。扬州是一座消费城市,那里商贾四方云集,店铺琳琅满目,货物应有尽有。那里不仅山水风光明媚秀丽,而且有数不清的酒馆、茶店,有风姿绰约的歌女、身怀绝技的艺人、手艺高明的厨师和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美味佳肴,可以供人们尽情地吃喝玩乐,尽情地享受挥霍。
不仅文学记录和建构着城市,城市也影响和改变着文学创作。【丙】中国古代大学的主流以儒家思想和实践理性为根基,与“重农抑高”的农业文明在价值标准、审关精神上保持着高度一致。以商埠型城市为襁褓,运河文学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精神代表。
(选自2021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地(3分)( )
A.富集 B.琳琅满目 C.挥霍 D.襁褓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呼吁下,2021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完成了升级和扩容,从采用单一的钢琴比赛为主扩展到弦乐、管乐等各类乐器的综合比赛。
B.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进行重构的技术体系。
C.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突出“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的风格,运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注重挖掘新鲜素材和感人故事,展现百年教越壮丽画卷。
D.三星堆遗址神秘,瑰丽,蕴藏着解读古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密码”。它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也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
5.请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5字)(3分)
二律背反——这个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创的,一般用来表示两个同具真理性的命题的对立。正题与反题针锋相对,但又都似乎“颠扑不破”,于是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烦恼,引起永不休止的争执和探索。其实背反就是矛盾,矛盾并不可怕,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康德在他的二律背反面前十分悲观,认为那些命题只暴露了幻想和荒谬,难题永远无法解决。在智者眼里,绝对真理只包含在无数相对真理之中,而相对真理总有局限性,不能离开一定的范围和层次,一定的条件和前提。②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任何具体命题就都成了无法定论的玄学,出现背反的迷雾也就毫不奇怪。③__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辩证法活的灵魂。
6.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6分)
前不久,因为某直播平台的“射墨”视频,书法家邵老师火了一把!(见右照片)何谓“射墨书法”?视频中,邵老师边走边用灌满墨汁的注射器朝着面前的巨大宣纸喷洒,射出一条条墨迹,围观者都大声喝彩。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广大网友和文化界、书法界的一片质疑!而邵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回应:“带有先锋性的东西,大家怎么骂,我都理解。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艺术是什么。但艺术家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视觉上的一种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