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33
- 资源简介:
约348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课文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言志”“论志”的记录非止一章,但本文的“言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探讨孔子之志和儒家思想,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正式开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学习。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一单元目录和单元导引。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史书重要选段,可以引领我们去探寻中华文明之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观点的一部经典,古人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初中时我们曾学习了《论语》十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探寻儒家思想。
二、题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1、“侍坐”意即“在尊长旁边陪坐”。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也各有差异。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当时约51岁。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