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游园》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游园》是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前半部。从情节看,“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皂罗袍】是《游园》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台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汤显祖及《牡丹亭》;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杜丽娘形象特征。
3、审美鉴赏与创造:熟悉戏曲语言,品味曲词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知中国古典文化的抒情传统,追寻作品包蕴的文化基因。
教学重点:读懂台词,理解杜丽娘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品味曲词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今江西临川)。代表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明代社会科举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为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而不以才学论人。万历五年、八年两次会试,当朝首辅张居正要安排他的几个儿子取中进士,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他打听到海内最有名望的举人无过于汤显祖和沈某等人,就派人去笼络他们。但汤显祖洁身自好,一无所动。他虽然并不反对张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因而先后两次都严峻地拒绝了招揽。结果汤显祖名落孙山。而且,在张居正当权的年月里,他永远落第了。但因此,汤显祖却以高尚的人格和洁白的操守,得到海内人士的称赞。
2、文体知识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的区别:
(1)杂剧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 动作在传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