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学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优秀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联系现实,学习作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2.尝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一种可观事物。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筛选文本信息的方法。
2.学习理解文中关键词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N.格里高利曼昆 (1958年2月3日-),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29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有《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等。从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小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还曾做过帆船运动教练。
曼昆教授现在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麻省的威尔斯利。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版)》第一篇“导言”的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文章通过阐释“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它而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四个原理来说明人们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是美国德赖登出版社以140万美元征求经济学教科书的中标作品,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英国《经济学家》撰文认为该书将取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天下第一。该书出版仅3个月就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中文版由梁晶工作室引进,梁小民译,深值关注。
相关知识:
说明文的语言。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又是灵活多样的。主要可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平实的语言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生动的语言,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能使语言达到生动效果的方法有:
1.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强;
2.现身说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让人接受;
3.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可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无味。采用生动语言的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这类文章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文章的生动性。
当然,在有的文章中,平实和生动是可以兼备的。总之,说明文